今天是
期刊信息

刊名:陕西水利
主办:陕西省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
ISSN:1673-9000
CN:61-1109/TV
语言:中文
周期:月刊
影响因子:0
被引频次:8714
期刊分类:水利建筑
期刊热词:
水资源,水利工程,引水工程,下坂地水库,水土保持,水库,泵站,水利建设,水利,黄土,水库,水利工程,灌区,水资源,水利,水土保持,水土流失,水电站,施工技术,除险加固,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除了都江堰,古人还修建了这些水利工程……

来源:陕西水利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2-08 16:27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水利者,不外利用水之“利”,同时防止水之“害”。古时兴建了诸多著名的水利工程,有些仍沿用至今。那些水利工程完美体现了古人的智慧,仍值得我们学习。

点击蓝字
关注我们

水利者,不外利用水之“利”,同时防止水之“害”。古时兴建了诸多著名的水利工程,有些仍沿用至今。那些水利工程完美体现了古人的智慧,仍值得我们学习。

每次提到古代水利工程,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都江堰,今天,我们就来给大家分享几个其他的古代水利工程。

01
灵渠 ??

灵渠,又名陡河、湘桂运河,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,和都江堰一样始建于秦代。两千多年过去了,灵渠依然灌溉着沿岸的万亩土地,滋养着兴安的兴盛与安宁。

灵渠虽然短小(长度不足40公里、流量不足每秒10立方米),却是“三楚、两广之咽喉”,在秦朝,乃至往后的岁月里,这里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。而灵渠上截断海洋河的大小天平则是中国水利史上第一座大坝。

众所周知,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相隔甚远,陆路往来已很艰难,水运更是无路可通。但长江支流湘江的上源,与珠江支流漓江的上源,恰好同出于广西兴安县境内,且近处相距只三里许。灵渠的设计者正是利用这个地理条件,凿出一条水道,引湘入漓,连接分流南北的湘江、漓江,勾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。

灵渠水系由北南两渠组成。“人”字形水坝是灵渠的大天平和小天平。它们将湘江水一分为二,南渠将江水引至漓江的支流,剩下的湘江水在分水塘经铧嘴分流和大小天坪坝引流后,约 7 分水流入北渠,再沿着一条弯曲的路线折回湘江故道。灵渠就这样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。

正因为灵渠的凿通,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,才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。公元前214年,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,秦兵就攻克岭南,随即设立桂林、象郡、南海3郡,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。

郭沫若在参观灵渠之后题写了一首诗,“秦皇毕竟是雄才,北筑长城南岭开。铧嘴劈湘分半壁,灵渠通粤上三台。江山一统泯畛域,工匠三人叠主裁。传说猪笼深作孽,英雄伟绩费疑猜。”充分肯定了灵渠在统一岭南中起到的重要战略意义。

灵渠的修建,也同样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。两个大小天平水坝将拦水、分流、泄洪,三种功能完美结合,这种设计理念,直到今天依然令人叹服。

而这两个天平并非对半五五分,而是选择七比三的比例,七分水顺大天平流到湘江,三分水经小天平注入漓江,即所谓的“湘七漓三”。这一灌渠,在今日的战略地位或许已经消失,但它仍在发挥灌溉的作用,滋养着广西这片土地。

02
郑国渠 ?

同样在秦朝修建,且泽被后人的水利工程还有郑国渠。时至今日,在陕西泾阳西端的瓠口,郑国渠的渠首工程依然有迹可寻。

当年,韩国使用“疲秦”之计,派水工郑国劝秦国修建大型灌溉工程,欲费其财力物力,使其无力东进。后来,这个心怀叵测的计谋败露,秦欲杀郑国。郑国辩解道:“臣为韩延数岁之命,而为秦建万世之功。”秦王认为他言之有理,工程得以继续,十余年后告成。于是,“关中为沃野,无凶年。秦以富强,卒并诸侯,因命曰郑国渠”。

郑国渠位于泾阳县王桥乡的仲山西麓。东有仲山,西北高,东南低。郑国渠充分利用了这一地形,让干渠沿北山南麓最高地带向东伸展,实现分支灌溉。

从规划、设计到施工,以及用洪用沙等诸多领域,郑国渠都有许多独到之处,但其中最值得书写的智慧,就是其将泥沙当成肥料的应用。

郑国渠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,增加土质肥力,改造了盐碱地4万余顷。《史记·河渠书》记载:“渠就,用注填阏之水,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,收皆亩一钟。”

文章来源:《陕西水利》 网址: http://www.sxsl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208/668.html

上一篇:陕西神秘大学,985中的强者,录取分低于211,很
下一篇:中国水利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稳新的诗意文人画